老师张静轻点一体机,屏幕上展示出各种小动物图案,一堂生动有趣的课开始了。 司家桥村一角。 李洋摄“我家里房子租出去了。 房子现在已经改造成民宿,我不仅可以收房租,还能到民宿打工再挣上一笔收入。 ”司家桥村村民司荣说,改造后的房子美化了村庄环境,为村内旅游发展腾出空间,还能让村民挣上钱,可谓一举三得。 截至目前,司家桥村共有9户农户参与田园未来村项目,4户农宅已打造为集餐饮娱乐、农事体验、青少年研学于一体的网红民宿。 同时,当地还对村路面、各家墙面及入户门进行了统一修缮美化;对165户农宅进行水冲式厕所改造,实现水冲式厕所全覆盖、污水集中处置;将庭院畜禽养殖户的225头牲畜搬迁出村,彻底解决困扰村民已久的庭院畜禽养殖异味扰民问题。 “以前一下雨,村里到处都是泥,环境看着也乱七八糟的。 现在路修得平坦又干净,房屋错落有致,院墙洁净一新。 ”说起村里焕然一新的环境,村民李国忠感叹不已。 乡村宜居宜业,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。 各地在乡村建设行动中,接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,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,让美丽乡村有“颜值”更有“气质”。 “街道至今没有排放污水下水道,整条街的居民数年来只能到附近学校借用厕所。 ”“去年夏天自费花了300元参加农村厕所改造,今年开春就被风刮走了。 ”……小厕所、大民生。 在人民网“领导留言板”上,有部分群众留言反映农村改厕出现的不好用、不能用、长期闲置成“摆设”等问题。 农村改厕如何避免形式化?如何把好事办好,让农民用得舒心?今年,多地将“农村改厕”纳入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重点民生项目清单。 例如,山东提出要加强农村改厕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建设,年底实施规范升级的县(市、区)占比达到90%。 江西开办全省农村改厕技术培训班,对2000余名负责农村改厕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,切实做好农村改厕技术指导这项民生实事。 保障民生就业,助农民富裕富足劳动力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,从劳动力到人才,中间隔着知识、技术等“附加值”。 如何把村里的劳动力从“体力工”转变为“技能工”,帮助他们稳岗就业增收?广西岑溪市马路镇福塘村,在驻村第一书记梁焕坤的协调下,今年7月,特种设备叉车作业人员培训班办到了村民“家门口”。 除了本村村民,周边乡村的村民也能来参加培训。 9月17日,培训班举行了第一期学员结业授证仪式,马路镇车垌村村民莫斯宏便是其中一员。 记者: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。 (责任编辑:admin)本文由天堂视频整理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yijingqkw.com/tiantangshipin/8.html |